產品分類
聯系我們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行業新聞 > 新聞新聞
中國制造,防前狼,更怕后虎!
其一是,中國制造業的巨大存量需要時間消化。
不能一說產業升級,就全部搞高端產業,當下中國的制造業,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低端,高新技術占比很小。鑒于當下的消費格局,也難以支撐未來大規模的、普遍的高新技術。因為企業的研發,需要充足的經費,而企業沒有高額利潤,就沒有研發經費。在一個消費能力不振的窮國,只能是從低端消費,逐步過渡到大眾消費,亦即“中端消費”。而不能馬上跳躍到普遍的高端消費。
對于更廣大的內陸地區而言,未來最嚴峻的任務,可能并非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產業,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與突圍。作為一個強大但是卻人均收入低的國家,國內民眾龐大的內需,仍然需要通過傳統產業來滿足,制造業仍是中國的立國之基。
中國目前制造業的困境,并非制造業本身出了問題,而是社會結構出了問題,由于貧富分化嚴重,權貴和富豪階層的奢侈品消費流行,中國以窮國之資,竟然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大國,是不正常的。而在另一端,則是龐大的低收入人群所構成的低端消費市場,而在此中間,大眾消費,或者說是“中端消費“嚴重匱乏。
中國擁有廣闊的大陸市場,但是,由于國民收入偏低,導致低端消費流行,未來,中國將從低端消費,過度到大眾消費,在此過程中,必然產生對基本工業品的大量需求,這種趨勢,注定了制造業在中國大有可為。既然能去日本買馬桶蓋、電飯煲,中國如能造出好點的馬桶蓋,不就可以擴張無限廣闊的市場?
目前破局最大的希望,在于于內需的振興。中端階層,大眾工業,大眾消費,方才為中國強盛久遠之道。
十年內,中國根本就碰不到歐美的核心,競爭不起來。最近幾年,中國與歐美的差距,不是小了,而是大了,國內地產行業的狂飆突進,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巨大傷害,最近幾年制造業是萎縮而非擴張。這種傷害,需要好幾年回復元氣。未來可以預見,中國與歐美更多的是產業互補,而非競爭。中美貿易,中歐貿易,中日貿易,居中國對外貿易前三名,而且全部是順差,賺錢大著呢,競爭只是其次。